深改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 编辑:5moban.com - 18滇西白里,生物多样性化、保护规划,大家知道今年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年,适当的时候还要由联合国大会召集国家首脑去参加这个会议。
第二,制造业产品的增加值率低。我国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即是实现比基准线偏离40%—45%。
另一方面,实现《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将极大压缩未来全球的碳排放空间,全球有限的大气容量资源已被发达国家历史上、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所严重挤占,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排放空间已严重不足,这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也将带来新的制约。但200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碳强度仍约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5倍,这与我国的国情与发展阶段的特征密切相关。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2/3来自消费领域,而我国70%以上来自生产领域。例如,我国2006年到2009年上半年,三年半淘汰单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5400多万千瓦,相当于英国总装机容量的70%。在全球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努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力将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家前瞻性的措施将捕捉巨大的商机。
我国已不能沿袭发达国家走以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为支撑的发展道路,必须探索新型的低碳发展之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环洞庭湖湿地的保护,今年2月份以来,湖南省发改委审批了7个环洞庭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工程建设包括三方面:一是湿地保护工程,如保护管理站、野生动物救护站、巡护步道等的建设,二是湿地恢复工程,如河道疏浚、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善,三是能力建设,如科研宣教中心、生态定位监测站的建设。据史料记载,明清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和迁移,环洞庭湖地区的湿地开始被大量垦殖。湖南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的工作人员认为,随着这些工程的建成,环洞庭湖湿地将得到更多保护,退化的湿地也将得到修复,地方对湿地的保护能力将明显提高,重要物种的栖息地环境将获改善,湿地动植物种群的数量和种类都将增加。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面积2625平方公里,是仅次于鄱阳湖的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据介绍,已获审批的7个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涉及总面积30多万公顷湿地,总投资达7000多万元。这7个项目分别是澧县北民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洞庭湖横岭湖湿地保护工程、洞庭湖万子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湖南集成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屈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汨罗荷叶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洞庭湖区宝塔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地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湿地面积萎缩、污染加剧等。湿地一向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湖南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达560.6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6.47%。湖南省林业厅官员表示,项目将用2年时间建成。湖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有关负责人24日表示,在环洞庭湖地区有7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已获得湖南省发改委的审批,另外还有两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也已进入到审批阶段。
其中,有5个项目已经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呈报了中央投资建议计划这7个项目分别是澧县北民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洞庭湖横岭湖湿地保护工程、洞庭湖万子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湖南集成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屈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汨罗荷叶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洞庭湖区宝塔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此外,长沙团头湖湿地恢复与建设工程和洞庭湖区刘家湖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也已经进入到审批阶段。工程建设包括三方面:一是湿地保护工程,如保护管理站、野生动物救护站、巡护步道等的建设,二是湿地恢复工程,如河道疏浚、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善,三是能力建设,如科研宣教中心、生态定位监测站的建设。
湖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有关负责人24日表示,在环洞庭湖地区有7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已获得湖南省发改委的审批,另外还有两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也已进入到审批阶段。湖南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的工作人员认为,随着这些工程的建成,环洞庭湖湿地将得到更多保护,退化的湿地也将得到修复,地方对湿地的保护能力将明显提高,重要物种的栖息地环境将获改善,湿地动植物种群的数量和种类都将增加。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环洞庭湖湿地的保护,今年2月份以来,湖南省发改委审批了7个环洞庭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面积2625平方公里,是仅次于鄱阳湖的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据介绍,已获审批的7个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涉及总面积30多万公顷湿地,总投资达7000多万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地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湿地面积萎缩、污染加剧等。其中,有5个项目已经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呈报了中央投资建议计划。据史料记载,明清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和迁移,环洞庭湖地区的湿地开始被大量垦殖。湖南省林业厅官员表示,项目将用2年时间建成。湿地一向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湖南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达560.6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6.47%
第二,温家宝总理亲自出席大会,他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会见了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大国以及几十万人口的小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4日在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举行第七期经济每月谈,本期主题为哥本哈根会议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
因此,回顾哥本哈根会议的整个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是极具建设性的,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哥本哈根会议能否取得阶段性的积极成果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号。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问题的受害者,同时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又面临着发展自己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贫困等等非常严峻的挑战。
以下为于庆泰发言摘录:谢谢秘书长。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就必须立足科学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
大家可能都记得,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发达国家有意地把注意力引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的大国,个别国家还特别渲染,哥本哈根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在于中国如何行动。应该我们承担的责任,就要积极地承担,并且言必信、行必果。这样就挫败了少数国家压中国承担超出我们责任、超出我们能力的义务的做法,有效地维护了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实现我们已经提出的行动目标,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特殊的困难。面对这样一种形势,中国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是概括起来可以讲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哥本哈根时期,各方都在对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对两年以前的巴厘岛气候大会到哥本哈根之间两年的这种国际谈判和合作过程进行评估,所以哥本哈根会后各方都应该进行反思和调整的阶段,着眼点是今后的谈判进程以及定于今年年底召开的墨西哥气候大会,各方的立场和策略都可能出现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我个人认为,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各个主要方的立场不大可能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化解压力,在维护我们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同时,积极促成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是我们在哥本哈根前夕所面临的重大的外交问题。
所以,当时的情况,我们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发展中国家在未来阶段的谈判中,将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也会在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积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于庆泰表示,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是极具建设性的,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哥本哈根会议能否取得阶段性的积极成果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号。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谓的新兴大国仍将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中国的这个实质性的行动,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的挑战高度负责任的根本态度,同时也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建设性的氛围。第二,继续有效地参加国际谈判进程,积极地推动国际合作,维护我们的主权和发展权,同时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他又明确地指出,不论我们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些目标,并且努力去争取做得更好。同时,他们要继续压发展中国家承担不合理的义务。
很高兴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交流会,这次交流会的主题是聚焦后哥本哈根时代。不应该由我们承担的责任,有损我们国家利益的,不管谈判中的压力有多大,我们也要坚决地顶住,因为我们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的发展权是不容谈判的。
刚才秘书长也给我交代了一个题目,但我想为了讲好后哥本哈根时代,应该从哥本哈根会议以及会议之前谈起。国际谈判进程仍将面临重重困难。